分析式鐵譜儀的核心作用是通過油液磨損顆粒分析實現設備狀態監測,以下是詳細展開:
核心作用:磨損顆粒的 “全面解析"
顆粒分離與捕獲
利用高強度梯度磁場,將油液中的鐵磁性磨損顆粒(尺寸范圍通常 1-100μm)按粒徑大小有序分離并沉積在鐵譜片上。
可同時捕獲非鐵磁性顆粒(如銅、鋁等有色金屬顆粒),實現全類型磨損顆粒的統一分析。
顆粒特征精準識別
形貌分析:通過顯微鏡觀察顆粒形狀,判斷磨損類型(如切削狀顆粒對應切削磨損、片狀顆粒對應疲勞剝落、塊狀顆粒對應粘著磨損)。
尺寸統計:測量顆粒長徑比、最大粒徑,超過臨界值(如大于 50μm)則提示異常磨損。
數量計數:通過顆粒密度(每毫升油液中顆粒數量)評估磨損速率,區分正常磨損(低速率、少顆粒)與惡性磨損(高速率、多顆粒)。
磨損狀態與故障診斷
確定磨損階段:從顆粒特征判斷設備處于磨合期、穩定運行期還是加速磨損期。
定位故障部位:不同部件的磨損顆粒有特定特征(如齒輪磨損顆粒多為切削狀、軸承磨損顆粒多為疲勞剝落狀),可精準鎖定故障部件。
預判故障發展:通過連續監測顆粒變化趨勢,提前識別潛在故障(如顆粒數量驟增可能預示軸承點蝕、齒輪膠合)。
輔助作用:油液與設備的 “附加監測"
評估油液污染度:除磨損顆粒外,還能檢測油液中灰塵、雜質等污染物含量,判斷油液是否需要更換。
驗證潤滑效果:通過磨損顆粒的變化,評估潤滑油的潤滑性能、添加劑有效性(如抗磨添加劑失效會導致磨損顆粒增多)。
優化設備維護策略:基于監測數據制定預防性維護計劃,替代傳統的定期維護,減少不必要的停機時間。
典型應用場景
工業設備:齒輪箱、軸承、發動機、液壓系統等轉動 / 傳動部件的狀態監測。
重點行業:礦山機械、電力設備、船舶動力、航空航天發動機等關鍵設備的故障預警。